yong_liang08
(yong_liang08 )
60M
66 posts
5/3/2008 2:17 am

Last Read:
5/3/2008 10:23 pm

舊約與新約 (The Old Testament & The New Testament)


與非教友交往, 除了被問到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分別, 還會被他們問到的, 就是聖經本身和它的分類。有一些教會將聖經分為天主教聖經和基督教聖經, 又將聖經識別為新約聖經, 舊約聖經, 新約/舊約聖經, 林林總總。無論如何將聖經分類, 事實就是事實: 聖經是上帝的話語, 向人啟示, 所以是一本記錄真理的書, 用人的言語敍述出來, 可以是中文, 英文, 拉丁文, 希臘文, 希伯來文(Hebrew) 。

舊約(Old Testament) 所講和敍述的正是上帝所立的聖約:
1. 挪亞之約 (Noah's)
2. 亞伯拉翰之約 (Abraham's)
3. 摩西之約 (Moses's)
4. 大衞之約 (David's)
這四個聖約所傳講的信息, 有永恒的真理, 彰顯上帝的恩慈。

新約(New Testament)是聖約的延續, 藉着基督的寶血而締結, 恩慈惠及全世界。新約的締結, 開啟真理之寶庫, 具代表性, 指示世人蒙福之道, 信徒自己要領悟, 才能明白真道。

舊約聖經所記載的民族繁多, 邦國眾多, 文化迴異; 而以色列(Israel) 這個民族, 是耶和華的選民。耶和華(Jehov) 是舊約聖經對神的直接稱呼。在新約年代, 我們稱呼神為: 上帝(God), 上天(Heaven), 上主(Lord), 天主(Heavenly Master), 天父(Heavenly Father),聖父(Holy Father), 三一真神(Trinity God), 宇宙的創造者(Universe Creator)。選民, 指上帝揀選以色列這個民族為祂要特別看顧的。

舊約經文, 多為希伯來語, 最初經過口傳階段, 最後作記錄編輯而成。以色列人居住在迦南地, 而迦南(Canaan) 的方言, 正是希伯來語, 所以希伯來文是發源自迦南地的語文。迦南地最著名城市有: 伯利恒城(Berthleham)和耶路撤冷(Jerusalem)。希伯來文代表古代中東文明, 上追溯至巴比倫(Babylonia, 主前2,300年至主前612 年), 而下追溯至古埃及(主前3,150年至主前31年) 。

新約經文, 多為希臘文, 而希臘文代表着西方文明的根源: 上追溯至古希臘(主前750 年至主前146年), 而下追溯至羅馬帝國(主前510 年至主前100 年)。

聖經作為普世性(Universality)的宣告, 必須繙譯成為各方、各國、各族的文字, 讓人人可以直接領受。早在主前三世紀(300BC), 舊約聖經已全部譯成希臘文。到公元四世紀(300AD), 羅馬教會把新約及舊約譯為拉丁文, 是後來譯經的主要根據。公元1384年(明太祖洪武17年), 舊約聖經首次譯成英文(English), 公元1526年(明世宗嘉靖5年), 新約聖經也譯成英文。十六世紀之後, 隨著印刷術的普及, 新約與舊約經文譯成多國文字, 獨欠中文譯本。那么, 中文聖經是怎樣而來呢?

據考究資料所得, 中文譯經的展開, 可追溯至公元七世紀的唐朝(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), 這正是基督教在中國活動的最早年代。基督教是何時傳入中國? 一般認為是在唐太宗貞觀9年(公元635年)。基督教傳入中國而可以考据確定的是 [大秦景教], 來自波斯(Persia)的湼斯多流教派(Nestorianism),它是基督教的一個教派。景教是早期在中國的基督教會,其源自大秦(東羅馬帝國),故稱 [大秦景教]。有關景教的史實資料,主要來自 [景教碑],碑上記載了景教教義和宣教的始末。碑文的大意說: 大秦的傳教士帶來經文獻給太宗皇帝, 又在宮中譯經, 為皇帝講解上主的道; 太宗皇帝親自查問考核, 認為可信, 於是下旨傳諸民間。

以上是基督教在中國最早期的活動, 同時也是聖經繙譯成中文的最早期說法。從1807年 (清仁宗嘉慶12年) 開始, 英國, 美國, 意大利和其它歐洲國家的傳教士, 陸陸續續來到中國, 熱心中文譯經工作, 貢獻良多。事實上, 第一本中文聖經譯本於1822年(清宣宗道光2年)在印度(India)完成, 因為當時的滿清政府明文規定禁止以中文書刋傳播基督教, 所以中文譯經工作受到政府不斷的攔阻。

1851年 (清文宗咸豐元年), 太平天國(從1851年至1864年)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反清活動, 吸納了一大批信眾。在太平天國的管治及大力推動下, 聖經得到廣泛流傳, 地位空前崇高。而 [拜上帝會] 是太平天國的前身, 於1843年(清宣宗道光23年)創立, 它是一個民間的宗教/政治組織, 主要創立人是洪秀全。洪秀全是廣東花縣人, 他從傳教士手中接過宣傳基督教的小冊子, 後在自己的家鄉與友人馮雲山創立拜上帝會, 自己為自己施洗(baptized), 自稱天父的次子, 稱耶蘇為 [天兄] , 他吸取了一丁點兒的基督教理念, 便仿照舊約聖經的十誡 (Tenth Commandment), 自行制定 [十款天條], 使當時急於求變的社會群眾感到新鮮, 願意接受基督/上帝。太平天國建都於南京, 勢力遍及中國大陸十個省份, 全盛時期的總兵力超過一百萬人, 存在十三年郤造成二千萬人死傷。

太平天國管治時期, 所採用新約譯本為 [救世主耶蘇新遺詔書], 由大英聖公會印制, 後來出現了多種譯本: [代表譯本] [和合譯本] [國語譯本] [國語和合譯本] [文理譯本] [淺文理譯本]; 太平天國敗亡後, 譯經的工作並沒有停頓, 反而更趨積極, 而 [和合本譯本] 的出現, 更是中外同工合譯的成果。

1919年, 在中國大地上才有一本普遍適用的中文譯本: [和合本],它是中國基督教會普遍接受的譯本。從1919年至1979年, 中國語文的變化很大, 華文漢字, 普通話發展日趨成熟, 如今成為全球華人的通用語文。於1979年修訂完成的中文譯本, 使用近代流行中文詞組, 使讀經者容易明白經文內容。1989年, 中國大陸印發了聖經簡体字本, 為了向不懂繁體字聖經的教友提供讀經方便。這是中國大陸政府奉行宗教及信仰管理的結果。

當我們拿起中文聖經閱讀時, 你或妳可有想到它的起源與歴史? 若沒有自古至今的許許多多的中外人士努力作工和繙譯, 中文聖經決難完成。